可出现听力减退,耳鸣,耳痛,甚至眩晕,遇水后耵聍膨胀,完全阻塞外耳道,使听力减退,还可刺激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,若压迫刺激鼓膜,可致耳鸣,偶有因压迫中耳引起眩晕者。
视耵聍块大小及部位不同而症状有异,小而无阻塞者可无症状。完全阻塞外耳道时,可有耳闭塞感及听力减退,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或眩晕,若外耳道后壁迷走神经耳支遭受刺激,可引起反射性咳嗽,水液进入外耳道时,浸泡耵聍、使其膨胀、可使症状加重。引起耳痛或发生炎症。致使外耳道皮肤肿胀,糜烂、疼痛加剧。耵聍团块多呈棕黑色、有的质硬如石块,有的质软如枣泥,多与外耳道壁紧密相贴,不宜活动。
取耵聍时应耐心细致,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。
1、器械去除法 稍小而未完全阻塞耵聍外耳道块,耵聍可钩研沿外耳道后、上壁缓缓伸入其耵聍内侧耵聍栓塞逐渐钩出。外耳道后上壁敏感性较差,故可先于该处着手夹取耵聍。较软耵聍栓塞耵聍可钳或枪状镊分次夹取之。坚硬而嵌塞较紧耵聍,可先用3—5碳酸氢纳溶液或硼酸甘油、石蜡油、核桃油等滴耳,每日3—4次。以润化耵聍,3—4日后再行钩取或夹取。贴近鼓膜的耵聍团块或不能合作的患儿均不宜采用此法。
2、外耳道冲洗法 耵聍坚硬难以用器械法取出者,可先用3—5碳酸氢纳溶液或硼酸甘油等滴耳,每日3—4次,3日耵聍后冲洗器将润化耵聍 或分次冲洗干净。合并外耳道炎者,应先抗炎治疗,可滴入3硼酸甘油或4酚甘油,每日数次,必要时内服抗生素,3~4日后再取耵聍。
3、洗方法 患者取侧坐位、头向健侧偏斜,紧贴患侧耳垂下方的皮肤置放一弯盘,以盛装冲洗时流出的水液,操作者以左手将患侧耳廓轻轻向后上(小儿向后下)牵引,右手取吸满温热生理盐水、接有塑料管的20ml的注射器或橡皮球置于外耳道口,向外耳道的后上壁方向冲洗。冲洗液进入深部并借回流力量将耵聍或异物冲出。如此 冲洗,直至耵聍或异物冲出为止。后用干棉签拭净外耳道。注意:
(1)有急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鼓膜穿孔者忌用;
(2)冲洗液应接近体温,过热或过冷,都可引起迷路刺激症状;
(3)冲洗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,若直对鼓膜、可引起鼓膜损伤,民直对耵聍或异物,则可将其充至外耳道深部,更不利于取出。